宁波

当前选择:宁波

当前位置: 宁波学大教育 > 宁波资讯 > 宁波

诗词中的科学

来源:学大教育 时间:2014-09-18 22:04:46

很多同学都比较好奇,在古代的诗歌中怎么会有科学的存在?那个时候应该还没有科学这个名词吧?下面,小编为此特意编辑了本篇诗词中的科学这篇文章。希望能够给同学们解除一些疑惑!

(1)清明是二十四气节之一,清明前后,气候一般比较湿润,适合于种植业,大部分人于这一天对植物播种,或去野外踏青,而踏青也渐渐变为扫墓的习俗。但气象部门表示,作者写诗时只是记录当时所见,而不是记录绝对规律。是否有雨,还要受大气环流的影响。如近10年来清明节,就有6年未有降雨。清明时节江南遇雨的几率很大,清明节前后,东南海洋上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,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交汇,往往形成降雨。而且由于这个季节冷暖空气在江南上空交锋频繁,因此常出现绵绵细雨。武汉处于江南江北的中心地带,清明节受南方降雨的影响,天气阴晴不定,晴雨的几率几乎各占一半。

(2)这是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(布朗运动)所致。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,温度越高,分子的平均动能就越大,布朗运动就会越剧烈。

以上就是小编编辑的诗词中的科学的全部内容了!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,找到学习是个乐趣,更多的发现其中的科学道理!

相关推荐
热点资讯
热门话题